标题:让 AI 做卡片,让大脑留索引——《卡片笔记写作法》札记
来源:《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申克·阿伦斯)
1 三类笔记,一条流水线
类型 | 作用 | 去向 |
---|---|---|
闪念笔记 Fleeting Notes | 临时提醒 | 1–2 天内清理 |
文献笔记 Literature Notes | 用自己的话精炼摘要 | 汇入文献管理系统 |
永久笔记 Permanent Notes | 可永久复用、以出版标准书写 | 存入卡片盒 |
项目笔记 Project Notes | 仅服务单一项目 | 项目完结即归档或丢弃 |
2 把科研流程搬进写作
“选定主题 → 规划研究 → 开展研究 → 开始写作:无论是根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术技能与学习中心建议的十二个步骤,还是根据威斯康星大学写作中心建议的八个步骤,大致的顺序都是一样的——选定写作主题,规划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开始写作。”
- 念头
好像有一丝灵感,能够贯通之前的‘’科研‘’与现在想要进行的‘’写作‘’:假如能够以写科研论文的模版来写一些材料,是否应该也可以采取这个模式?科研论文的模板可直接迁移:主题 → 方案 → 研究 → 写作,形成可复用的“写作工作流”。
3 别做计划,做专家
“真正的专家不做计划:遗憾的是,人们组织写作最常见的方式仍然是制订计划。虽然所有的学习指南几乎都推荐制订计划,但这无异于把自己限制在既有轨道之上。不要制订计划,要做专家。真正的专家不做计划。”
- 念头
AI 时代,有灵感即可丢给模型无限次迭代;计划越细,反而限制越多。
4 7±2 与心智负担
“我们最多可以同时在脑海中保存 7±2 件事。”
- 念头
把记忆外包给卡片盒和 AI,大脑只保留“目录索引”。
5 启蒙的勇气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康德
- 念头
‘要有勇气’对目前的我很重要,当下的“勇气”就是敢于让 AI 代劳琐事,把精力留给思考本身。
6 芒格思维模型
“不要只有一把锤子,而要有一整个工具箱。”——查理·芒格
- 念头
会不会出现一些擅长存储‘’目录索引‘’格式内容的作家或写书的人?毕竟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而个人能记忆的数据相当有限,而记住相应的‘’题目‘’或‘’关键词‘’则是相对节能,而根据这些‘’题目、关键词‘’可以随时去AI那里寻找内容。所以未来可能出现“索引型专家/作家”:不记具体内容,只记关键词/标题,随用随向 AI 调取,彻底摆脱“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7 AI × 卡片盒实践
- 念头
- 电子卡片(Note 等)+ AI:自动整理、无需手动标记。
- 文件时间戳即可排序,让“写卡片”变成“丢给 AI”。
- 人脑只维护关键词索引,随时唤起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