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寻宋(虞云国)读书札记
“入明以后,炊饼的叫法才逐渐从大众口语里淡出,而直接以‘馒头’来称呼原来实心的炊饼。”
【】念头:
假如此说法为真,则武大郎做的炊饼应为馒头,之前在京西五棵松,见有穿戏服卖炊饼者,类似烤干薄脆,上有芝麻,号称“武大郎炊饼”,或是后人误解“北宋的炊饼”其义。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虞云国)读书札记
“南宋诸帝几乎都嗣君乏人。宋高宗断后……宋宁宗再次绝后……宋理宗眼见又是无嗣……”
【】念头:
南宋居然有这么多的“禅让”,之前以为高宗赵构早早嗝屁,居然这厮一键三连,还连续当过太上皇和太太上皇。
“一天,光宗在洗手时见宫女端盥盆的双手嫩如柔荑,白似凝脂,愉悦之下,大感兴趣。几天后,皇后派人送来一具食盒,打开一看,皇帝差点吓昏过去,食盒内盛放的竟是那宫女雪白的双手……对皇帝受制于悍后……患了精神病。”
【】念头:
南宋光宗,皇后是李凤娘,虽说是武将之女,家风彪悍,但动辄砍手,也是人心歹毒,不比刘邦老婆吕后的狠厉差;懦帝悍后亦有唐高宗与武媚娘先例,但皇帝被皇后的种种操作搞成神经病,也是史上一朵奇葩。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史卫民)读书札记
“将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与延续三百余年的宋廷降元,做一番比较,有人赋诗道: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周是太后幼主禅位,宋是太后幼主丧国,更是如出一辙,这不都是天意预定、因果报应吗?”
【】念头:
天时地利人丧,如果不是处于王朝盛期,如果不是武则天、孝庄这样的人物,大概率“寡妇孤儿”是难以维持的。当利益绑定的集团被消耗殆尽时,也难免“满朝朱紫尽降臣”了。
“一大批新附军人,后来在远征日本的战争中丧生……新附军十去七八,剩下的士卒……主要从事屯田、工役造作等。忽必烈不杀降人,但是利用战争使其消耗,加之以原有的军事组织对其进行消化,一支庞大的队伍就这样慢慢消失了……”
【】念头:
抗美援朝时的军人,是不是有大部分是国民党起义过来的?新疆农垦的,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回头看看能否查到类似资料。相比杀降,这种仁义似值得称道,但实际上暗地里也是避免不了种种操作,想来这种所谓“心术”,也是难免种种龌龊。
南明史:1644-1662(司徒琳)读书札记
【】念头:
《叫魂》的孔飞力,《剑桥中国史》的费正清,还有这个《南明史》,都是老外写的,写的都似有训练套路,一板一眼,基于已有历史文献,明明没感觉文字华丽,却难见国内同胞有同等著作,有时候读着读着,感觉略有些羞耻,什么时候能见到一本“老中”写出某段欧美历史的书。
“高杰原为李自成部将,因与李妻私通,两人带部队一起于1635年逃离叛军。”
【】念头:
明末乱世,野战生涯,也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段浪漫,高杰同志,可称勇士,自成老妻,能比红佛。
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 1592-1780(吴政纬)读书札记
“严诚和洪大容的友情,至死不渝……严诚勉强地从床被中拿出洪大容寄给他的信件……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来……严诚的死讯是天大的噩耗,洪大容悲愤不已……自承‘五内崩裂,山海隔远……’曾有人如此珍惜朋友,成全了一段佳话。”
【】念头:
朝男纯友谊,偶遇念半生,虽非比翼鸟,远超世间情。
“申维瀚就像文学明星……日本人从他手中拿走诗文时……那些诗文则被当作珠玉宝石般珍贵。即使是抬轿子的下人,或是不识字的人,也以得到朝鲜人的书法为荣,对他们顶礼膜拜,感谢再三。”
【】念头:
之前有过一个韩国同学,有中文名,会毛笔字,红事白事会准备红包白包,传统习俗的掌握,堪比齐鲁老辈人。